王朝云出身青楼,为何能让苏东坡深爱一生,死后还被世人祭拜?好店

/ / 2015-10-25
在西湖的孤山有一座古墓和一座“六如亭”,古墓和凉亭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不过引人注目的不是它们的久远...

在西湖的孤山有一座古墓和一座“六如亭”,古墓和凉亭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不过引人注目的不是它们的久远历史,而是凉亭上的一副对联。

上联是: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下联是: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这座古墓和凉亭,是苏东坡为纪念爱妾而修建的。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在男权为上的古代,一代大文豪为何能为一位侍妾修建凉亭和陵墓?甚至在她死后终身不娶?这位侍妾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

一见定情

公元1074年,苏东坡和几位好友在杭州西湖游玩,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晌午时分。宴饮时就让店家去青楼找来歌姬前来助兴。不一会就来了几位身穿华丽舞服的舞姬和一位歌姬。

众人开怀畅饮之际,一曲《蝶恋花》悠然响起,只听曲调悠扬,加上舞姬们妙曼的舞姿,众人顿时放下手中酒杯,开始欣赏歌舞。

苏东坡很惊讶,这曲《蝶恋花》优雅中带着活泼,不是常年的苦练,绝对无法弹奏出如此悦耳的乐曲。但仔细一看,弹奏的歌姬年纪并不大,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

等到一曲完毕之后,苏东坡询问歌姬的姓名和年纪,这才知道,歌姬名叫王朝云,年芳12。

就在歌姬自我介绍之际,苏东坡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这位朝云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亭亭玉立,姿色颇佳。尽管此时的苏东坡已经38岁,但当他看到朝云后不免面红耳赤。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二人难舍难离的情缘也就开始了。

不离不弃

5年之后,苏东坡升任湖州知州,按照规矩,苏东坡要写《谢上表》给皇帝,表示对皇帝提拔的感谢。

但苏东坡在最后多说了“难以追陪新进”这句话,被国子监博士李宜之抓住了“指斥乘舆”的把柄。也就是辱骂皇帝的意思。

当时的皇帝是宋神宗,他正在实施王安石的变法,因此变法就被叫做“新进”,苏东坡竟然“难以追陪新进”,这不就是对皇帝新政的不满吗?

为此,皇帝下令彻查。最后查了4个月,把苏东坡过去11年来写的诗文都翻了出来,果然找到了不少的证据。其中符合罪状的诗文就有68首,文章有17篇,最后罗列的罪名达到了70条。

苏东坡知道这次是必死无疑了,所以皇帝派人去提审他的时候,他很害怕,吓得都不敢出来。押解途中,他甚至几次想跳水自杀,但都没死成。

之后被提审了5次,在监狱里呆了4个月,牵连了76个人被处置。许多人怕牵连,把他的诗书付之一炬,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妻子王夫人。

这些焚书之人之所以会如此害怕,是因为“指斥乘舆”的罪名一旦坐实,那就是死罪,会遭到株连。那我们想想,苏东坡焉能不怕,亲友焉能不纷纷躲避,妻子焉能不焚烧书稿啊?

这个案子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不过最后在宋太宗“不得杀士大夫”的遗训,以及太后和兄弟苏辙的拼命挽救下,苏东坡才算保住了一条命,被贬官到黄州。不过苏东坡为人正直,遇事喜欢谏言,因此后也多次被贬官。

晚年时,他在《金山自题画像》里面写道: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也就是说,继黄州之后,他又分别被贬于惠州和儋州。可尽管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侍妾朝云却始终不离不弃。

我们要注意,朝云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因为从当时的法律来说,需要坚守妇道的应该是妻子,并非侍妾。所以主家患难之际,侍妾有权改嫁他人。不仅如此,若是侍妾要改嫁离开,主家甚至还要为其安排更好的归宿。

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尽管他很爱侍妾樊素,但在自己60几岁时得了风疾,半身麻痹。无奈之下他只能变卖产业,之后安置樊素离开他去嫁人。

其实不管是樊素还是白居易,还是当时的社会认知,不会有人认为侍妾应该追随主家终老。相反,主家倒是有义务在晚年把自己的侍妾安排好。

就好像刘禹锡所说的:“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苏东坡对待朝云也有这样世俗的想法,就像白居易一样,觉得自己不但年老,也非常落魄,何必让风华正茂的侍妾陪着呢?

可是苏东坡每次提出给朝云一个更好的安排,朝云便会马上生气,任凭怎么甩也甩不掉,可以说她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伴侣,一个至死不渝的爱人。

这也可以说明,她不是一般的侍妾。以至于宋朝诗人姜特立还曾经专门写了一首诗,名就叫《朝云》。

其中的一句“孰料祸患中,义行唯妾归”,更是把朝云的情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说她是有义行的女子一点也不为过。

朝云的幸运

在苏东坡找到真爱的同时,朝云也是幸运的,因为她得“以生死托才人”。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