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店的年轻人:浪漫生意与残酷战局好店

/ / 2015-10-25
“鲜花依旧绽放,但我的花店却凋谢了。” 4月15日,张丽(化名)在朋友圈宣布自己经营两年多的花店正式“关门”...


“鲜花依旧绽放,但我的花店却凋谢了。”

4月15日,张丽(化名)在朋友圈宣布自己经营两年多的花店正式“关门”。

“花店生意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并不好做。”对这个她投入了全部精力的花店,张丽情感复杂。她曾经畅想自己能通过经营花店来打造“浪漫生意”,但没想到梦想如同泡泡一般迅速破碎。

也许,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开花店的梦想。花店对于无数年轻男女来说,就意味着“浪漫生活”。当众多年轻女性拥入这个行业,城市里大街小巷涌现出花卉拥簇的小店,鲜花生意从浪漫变得残酷起来。

市场远非想象般美好。同行竞争激烈、线上花店冲击都让不少年轻店主深感现实的残酷,而商业模式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更是让花店艰难维持。

困境之下,越来越多的花店主开始摸索转型,有从业者将花店和咖啡厅结合,吸引顾客在鲜花拥簇的环境里享受生活,进而选购鲜花;也有人尝试和婚庆、会展等公司合作,以此得到更稳定的订单。

“花店生意固然浪漫,但浪漫之余更需要考虑如何在行业中存活。”同样经营着花店的林可(化名)说。

拥入鲜花行业的年轻人:为梦想买单

每个女孩心中或许都有个花店梦。


在开花店之前,张丽在重庆一家公司做了四年的人力管理。尽管收入不菲,但在2018年6月,她仍毅然离职在小区附近开了家鲜花店。

这想法由来已久。大学时期她就曾憧憬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抛开枯燥无聊的工作,每天端着一杯咖啡,守在属于自己的花店里,伴着花香,为来往匆匆的夜归人送去温馨,这听起来就很浪漫。”

张丽特意报名了一家花艺店,用两个月时间,从最基础的鲜花知识到剪枝、搭配、插花等环节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再找了家鲜花店打工了半年,暗暗留意着对方的进货渠道和管理经验,以在入行前积累经验。

张丽只是无数辞职开花店的年轻人之一。近年来,年轻人购买鲜花意愿的提升,让城市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花店。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366.2亿元,预计2021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接近500亿元。据企查查2020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花店相关企业88万家,仅在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就达到18万家,同比增长12%,是十年前的3.7倍。

“开花店是女孩为梦想买单的体现。”在浙江经营一家花店的林可告诉记者,“哪个女孩能抵挡得住每天被花卉拥簇的浪漫日子?”

经过数月时间的准备后,张丽的花店终于开张。开业当天,她特意蹲在满地的百合中拍了张照片,并配上抒情的文字发在朋友圈,向外界宣布自己终于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但很快,张丽发现现实并不像梦想中那么美好。

首先是货源问题。最初张丽为了方便,选择和网上几家鲜花供货商进行合作。但第一批货到手后发现,其中掺杂着已经开谢的残花,更有不少花束在运输途中遭到损坏。“那一天几乎什么事都没做,光是和店员从中剔出残花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张丽说。

为了能找到最好的鲜花,张丽特意飞往云南联系上当地的花农。但对方提出的进货量让她难以接受,“他们希望我能签订大批订单,但这根本不是现阶段我能吃下的货量。”

张丽不得不重新在网上寻找起供货商来,“一次性和七八家供货商达成合作,尽管为了对比品质,每家都只进了少量的玫瑰和百合,但这些量加起来实在太多了。”看着满店都是玫瑰,张丽有些头痛,“手上剩余的钱根本不足以进更多其他品类。”

那段时间里,张丽每天不断估算进货量,起早贪黑处理花刺,忙碌地扎着花束。但让她无奈的是,周边消费者买花的意愿似乎并不强烈。店里连续几天没有生意,很多人问问价格就转身离去。

一番打听后才发现,原来不少年轻人现在已经习惯于在网上买花,由线上花店固定时间内送货上门。

“之前从没考虑过线上的冲击。”张丽面临的困难是,鲜花花期有限,尽管放在冰柜能得以短时间延长,但如果还是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这似乎成为大多初入行的年轻店主共同的焦虑。林可同样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花店开起就万事大吉,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开花店就是打造“全才”:一年学会了各种技能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