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万物共生》艺术装置落地侨福芳草地好店
2021年2月8日,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中国)”)发起、艺术家康蕾主导创作的《万物共生》(The Garden of Kyosei) 艺术装置,正式落地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该艺术装置以充满生命张力的色彩和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吸引众多来往游客,一举成为帝都最新打卡圣地。除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艺术感观以外,艺术装置《万物共生》亦向人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万物共生》意在探索艺术与科技结合新的表达可能性 ,表达自然生长与科技环保的共生理念。 倡导在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生态环保,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植物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与自然共生,守护生态平衡。这是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义务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2月8日艺术装置《万物共生》落地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
艺术装置《万物共生》局部
《万物共生》的艺术创作灵感
《万物共生》是佳能(中国)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康蕾老师联袂推出的艺术装置,是基于艺术家最大尺幅平面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再创作。时间和距离是艺术家创作思考的主题;多维度的时空,超现实的梦幻色彩,展现了神奇的大自然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佳能集团(以下简称“佳能”)的企业理念是“共生”,在追求产品高性能的同时,也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正是双方之间对“共生”理念的共识,促成了此次艺术跨界合作的机会。
《万物共生》将《小径分岔的花园》原图像分解为近、中、远三个图层,喷印于三层亚克力屏风,作品表面附着了2,021个相机零件。亚克力的透明属性带来晶莹剔透的画面效果,屏风造型又使其百转千回,若隐若现, 让植物、生态和科技有了新的结合方式。在喷印与手绘颜料表面,艺术家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相机零件以拼贴手法融合进画面。图像与色彩,相机零件的不同质感相互叠加、嵌合,带来既丰富又通透的视觉体验感,使驻足的观众作为观看的主体,沉浸于发现和寻美的曼妙体验。整个艺术装置高240cm、长535cm、宽100 cm,历时150天完成。
《万物共生》的细节之处,是相机内部的零件
在创作过程中,康蕾老师表示:“我的第一台相机就是佳能相机,以往都是用相机去拍摄和记录外部的世界,这是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的了解相机的内部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角度,发现整个佳能相机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里边的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和反光折射的镜片特别的精致精美,材料质感不同,颜色和形状也都不一样,带来很多创作灵感 。 ”
康蕾老师还表示:喜欢这种创作中的发现与不确定性,探索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的表达可能性。通过将这些佳能相机零件与作品中各种植物的生长形态相结合,为整个艺术装置提供了精密金属所带来的科技感与立体性。零件以其金属本质与精密的工业设计,将艺术延伸至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中,“植物”“生态”“科技”三者有了全新的结合方式,是一次很重要的艺术尝试。
《万物共生》艺术装置的创作过程
当你结合整幅作品细细观赏的时候,会发现各种大小不一的零件犹如获得了全新生命,以艺术姿态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
金属机械零件完美嵌合在白鹭与蛇(原画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上
橙褐色的零件增加了仙人掌的灵动性和立体感,将画面延展出二维平面
翠兰色零件与红色仙人球的碰撞,带来丰富质感的同时也充满了色彩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