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湖北再创辉煌(红色地标巡礼·湖北篇)好店

/ / 2015-10-25
湖北武汉长江大桥上空现绚丽晚霞,吸引市民纷纷驻足观赏。 赵广亮摄(人民图片)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新华...

湖北武汉长江大桥上空现绚丽晚霞,吸引市民纷纷驻足观赏。  赵广亮摄(人民图片)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从中共中央五大会址,到湘鄂边苏区,从武汉长江大桥、宜昌三峡大坝,再到武陵山区脱贫后的美丽恩施,百年来,红色血脉在荆楚大地绵延,湖北儿女屹立潮头、敢为人先,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续写了一页页辉煌篇章。

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与湖北相关的共有6条,分别是“革命大别山·红色鄂豫皖”“红色武汉·英雄城市”“湘鄂边苏区”“南水北调·活水之源”“中国三峡·世纪工程”“土家风情·美丽恩施”精品线路。这一条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感受到了湖北人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红色基因永流传

走进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每逢周末,这里就异常热闹。163号、164号和165号,这三座古老的西式三层楼是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三座建筑坐西朝东,与附近的现代建筑相比,其红墙赤瓦的外立面格外亮眼。

刚吃完早饭,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旁的陈列馆门口,戴着党徽的党员就已排起长队。上午9点,陈列馆的门一打开,大家自动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后进入馆内。

陈列馆的院子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袖人物的雕像成直角摆放着,径直走,推门而入,“中共中央在武汉”几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馆内展陈分为《革命中心北移与中共中央迁汉》等5个部分,集中展现了1927年4月至8月,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等中共中央早期领导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情况。

“为了让群众更直观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了修复,尽量不破坏原建筑的主体结构和主要文物。”讲解员陈海索介绍,今年,他们首次联合上海、广州、延安等7家中共中央驻地纪念馆,合作举办了《灯塔照耀中国——中共中央驻地联展(1921-1949)》原创展览。

从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出发,行车往西南走,路过中山大道,跨过汉江、龟山公园后便驶上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座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自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以来,走过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旅客。

长江大桥以北1公里处,有一条聚集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场馆的街道——红巷。

红巷全长417米,青石小路、绿树成荫,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这里不仅有红色旧址,还有一群年龄70岁左右的“红巷爷爷”义务讲解员。他们戴着红帽子,穿着红马甲,只要游客有需要,他们就提着扩音器上前讲解。“我们不仅有‘红巷爷爷’,还有‘红巷青马’和‘红巷苗苗’等团队,他们现在都是我们街区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代言人。”“红巷爷爷”邓广东说。

大国重器显神威

湖北因水而兴,长江和汉江从这里穿过,养育了5700万荆楚儿女,也见证了荆楚儿女战天斗地的历史。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站在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往下眺望,185米高的三峡大坝将长江截流,托起了一座2公里多宽的湖。

三峡大坝旅游区观景台脚下,两套5级船闸系统正缓慢工作,上下游船只在船闸系统控调下,通过5个长度达280米、宽34米的阶梯状船闸后,可实现上下游通航。

除了航运,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大坝的另两大功能。2020年,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三峡水库也在8月19日凌晨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峰,这时,三峡大坝开启10道泄洪闸深孔,洪水顿时倾泻而下,场面极为壮观。由于三峡大坝成功应对了5次编号洪水,进而避免了60万人转移和49万亩耕地被淹。三峡电站还是世界上年发电量最多的单座水电站。

雄伟的三峡大坝也带火了周边的风景,幽静凉爽的三峡大瀑布、壮美雄奇的三峡人家、惊险刺激的朝天吼漂流……这些景点和三峡大坝一起,构成了宜昌市全域旅游的蓝图。

提到大坝,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丹江口大坝也是湖北的一张名片。在水库边步行,微风轻抚水面,波光粼粼。库区上的小岛,像一粒绿色的宝石嵌在湖中。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