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地市场搬迁、秋叶原转型...东京的传统集市,为何都一个个消失了?好店
如今的日本东京,传统市集已几乎被物流中心、超级市场完全取代,商店街却还无法忘却以往的荣景
比起视觉与听觉记忆,气味有时更能残留在内心深处。
对于我来说,传统市场空气中那复杂的气味、摊贩们充满活力的叫卖声、顾客和摊商间讲价的尔虞我诈... ...是对家乡难忘的回忆,更是对于生命的诠释。
△筑地场外市场
但对于游玩一个城市,总要体验当地传统市场的旅客来说,一身的杀价本领,在东京总是难以施展。我自己同样属于这一派,因此也很好奇:东京的传统市场是从何时开始一一消失的?
从筑地市场迁移争议说起
筑地市场,是东京现存最大的传统市场,也是大多数游客到访东京都会打卡的著名景点。
筑地市场邻近东京都黄金地段——银座,初来乍到的外国旅客,也常在这流连忘返:新鲜的鱼货、各式各样的寿司店、商店街琳琅满目的干货、杂货商品... ...这里是认识日本人餐桌上食物最好的地方。
而筑地市场近十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迁移问题,终于在2018年10月画下句号:筑地场内市场终止营业,迁移至东京御台场旁的人工岛丰洲,并更名为“丰洲市场”。场外市场,则继续留在原址。
直到现在,反对搬迁的业者还在坚持进行着抗议活动,这不是保守的固执。搬迁争议不断,背后除了的土地利益外,更反应了在地摊商、东京市民们对于心中那份厚重文化的留恋。
东京相对远离都心的上野“阿美横町”、中野的传统市场与都内各地零星的“早市”,却没有筑地市场这么幸运,它们均已逐渐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一一凋零,或直接消失... ...
都市发展之必然
最大的关键因素,自然是土地成本。
△阿美横町
上世纪80到90年代,日本正迎来战后最大的资本狂潮。在这段地价的狂飙期,都市的面貌正加速改变——一切以“最小单位创造最大功能”的原则进行革新。
在此之后,便利店、超级市场快速地取代了东京黄金地段中的传统市场、市集和小卖店,仅有少数兼具批发功能的市场(如筑地市场)幸存下来。
而今,随着都市不断扩张,连筑地市场也开始难以为继。
除了游客熟知的筑地市场,或许很少人知道,不到一百年前的秋叶原,也曾经是个果菜市场。
△神田青果市场在昭和初期迁移至秋叶原,平成初期迁往大田区 / wiki
在日本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期时,都市空间利用愈加精细,加上电器的兴起,导致集散蔬果的功能被赶到偏郊外的大田区,与另外两个市场合并成今日的“大田果菜市场”。
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初把蔬果商赶跑的电器商,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也被今日游客熟知的动漫、电玩产业周边取代,使秋叶原成为“御宅圣地”。
科技进步的同时,水果变甜了、蔬菜变漂亮了,但对我来说,现代化的超市仍少了那么一点活力与人情味。
△已成为御宅圣地的秋叶原
小商家的生存之道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原本作为长途旅人休息点的“道路驿站 / 道の駅”,成为小农们直接销售农产品的据点。日本全国共有1107个道路驿站,贩卖着各地特色的土产。
另外,20世纪前半,大量的日本农民前往都市谋生,开起小店与简单的路边摊,“相对现代”的商店街应运而生——肉屋、八百屋(蔬果)、惣菜屋(熟食),加上超市,是如今日本传统商店街的基本样貌,也相对接近我记忆中对于“传统市场”的想像。
如今的日本东京,传统市集已几乎被物流中心、超级市场完全取代,商店街却还无法忘却以往的荣景,频频喊出“振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