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免税牌照后,王府井想当零售“一哥”?业界

/ / 2015-10-25
近日,王府井发布的一则公告,让“沉寂”已久的零售圈“炸锅”了。 根据相应的公告内容,王府井与北京首商集团...

近日,王府井发布的一则公告,让“沉寂”已久的零售圈“炸锅”了。

根据相应的公告内容,王府井与北京首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商股份”)正在筹划由前者通过向首商股份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首商股份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目前,王府井和首商股份都处于停牌状态。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王府井和首商股份业态相近,均为北京老牌百货类业态企业。且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首旅集团,实际控制人则为北京市国资委。

联商网高级顾问团成员、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向记者表示,王府井吸并首商股份的预期一直都有,从集团层面来讲,主要是解决同业竞争、融资以及资产注入等问题。他表示,合并后,未来王府井的体量将更大。

但一名拥有十余年零售行业经验的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整合背后能否实现“1+1>2”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二者涉及的百货业态本身已经进入行业低迷期。

合并解决同业竞争

1月18日晚间,王府井和首商股份接连发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公告。内容显示,此次王府井是作为合并方,首商股份则作为被合并方。本次合并的方式为王府井拟通过向首商股份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首商股份,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据称,2021年1月17日,王府井与首商股份已经签署关于本次合并的《吸收合并意向协议》。这一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就本次合并的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等安排进行协商;双方也会积极给予另一方以必要的配合,全力推进本次合并,并完成正式交易协议的签署。

王府井方面指出,截至目前,本次合并仍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协商论证中。“本次合并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信息均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

公开资料显示,王府井和首商股份的控股股东均为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控人均为北京市国资委,为兄弟公司。

根据此前披露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王府井公司主要业务为商品零售和商业物业出租业务,覆盖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及超市等主力业态,同时拥有线上零售渠道,截至报告期末在全国范围共运营52家大型综合零售门店,涉及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区域31个城市。

而首商股份主要业务是商业零售,覆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折扣店(奥特莱斯)和专业店四大主力业态。经营模式以联营、租赁和品牌代理为主。公司拥有“燕莎商城”“燕莎奥莱”“西单商场”“贵友大厦”“新燕莎商业”“友谊商店”等商业品牌,主营门店遍布北京、天津、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多座大中城市。

在此背景下,过去,同属一个集团旗下的这两家企业一直被认为存在同业竞争。有公开报道称,首旅集团曾在2018年2月承诺三年内提出解决方案,五年内彻底解决同业竞争。

记者注意到,在王府井2020年中报中的承诺事项部分,即涉及相应解决首商股份与王府井同业竞争一项,承诺方为首旅集团。

“(这一事情)涉及国企改革、北京零售资源整合、北京上海零售大战。”王国平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王府井和首商股份的合并配套融资,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企业更能“跑”。此外,合并后,王府井拿下了北京市场优质商业网点资源,后者属于稀缺性极强的产品。“未来北京老城区不太可能出现新的商业,甚至一些老商业还会进一步消失,挤出来的市场都是王府井的。这个价值后面会不断体现出来,当然也看王府井的运作”。

王国平补充指出,目前双方的资产重组方案还没出来,未来首商股份的壳资源或会被集团注入其它资产。

打造国内零售龙头?

记者注意到,合并消息出来后,投资者们颇为“激动”。“应该是利好吧!王府井还能迎来几个涨停?”有投资者问道。

不过,有资本人士向记者坦言,通常,在二级市场中,被收购方多是股价涨得较好的一方。“王府井后续的涨跌还是要看免税业务一事”。

因为免税概念,2020年至今,王府井可以说是零售行业的“明星股”。

去年6月9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北京首旅集团转发的《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问题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