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业界

/ / 2015-10-25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 粤进“十四五” 聚焦新发展 日前,《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

粤进“十四五” 聚焦新发展

日前,《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数字化发展单列篇章,明确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广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

近年来,广东数字化发展水平一直排在全国前列。去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4万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数字社会建设基础夯实,5G基站数量领先全国;数字政府初见成效,已基本实现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理”。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展开,数字经济成为强劲新引擎。从国家到广东,规划都把数字化单列篇章,足见其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蔡跃洲认为,广东应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发展高地。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肖文舸 王彪 实习生 林广豪

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引领能力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到2025年,广东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是广东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必答题。

如何推进数字产业化?《规划纲要》明确了两个发力点:其一,加快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强化芯片设计优势,将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集成电路新发展极。其二,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关键产业,打造世界级5G产业创新高地和融合应用示范区,将广州、深圳双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集聚发展新高地。

这两个方向,正是解决当前广东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是强“芯”,提升集成电路生产制造能力,一个是做大做强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关键产业。前者关乎基根,后者关乎未来。

对于产业数字化如何转型,《规划纲要》也给出了明晰的路线图: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制造业、建筑业、农业、服务业。

全方位赋能各行各业,是产业数字化的总思路。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到2025年,全省灯塔工厂数量超过5家;支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

“从加工贸易起步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广东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广东制造竞争力将再上新台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认为,广东以制造业立省,重点抓住制造业的数字化,将能带动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

目前,广东正大力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并通过“链长制”进一步加强统筹,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创新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数字经济地方立法,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规范发展。同时,优化数据要素配置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市场交易规则,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对数字经济探索地方立法。加快建立完善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有利于加强对数字化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正在起草广东数字经济有关条例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

数字技术极大拓展人们的生活半径,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深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数字社会建设,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提速方向,分别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首要任务,就是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十四五”期间,推进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提升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机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全省建成超过200家互联网医院;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探索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5G+超高清+VR”等新技术在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应用。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