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食安黑榜:固本堂等阿胶不含驴皮 那拉等驼奶粉掺假养生馆
“奶茶第一股”或将上市,但是你手中的奶茶放心吗?
如今,奶茶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奶茶经济带动下,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这三家头部茶饮企业纷纷传出上市传闻,其中奈雪的茶已经确认冲击“奶茶第一股”。同时,每次有关奶茶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总会引起大量讨论。喜茶、一点点、COCO都可、甘茶度等知名茶饮企业均曾被检出食品安全隐患。
过去1年奔富、福佳等76批次进口酒被海关拒了,澳大利亚占不合格葡萄酒一半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的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累计有76批次进口酒被国家海关拒绝入境,涉及奔富、人头马、响、朝日等知名品牌。
快来围观,2020年这些老字号被检出不合格食品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有17批次老字号食品被检出不合格,其中含11批次“中华老字号”和6批次“地方老字号”,包括“仙鹤”“哈肉联”“翠沁斋”“桃源村”“武定府”“玉棠”“河北稻香村”“信远斋”等等品牌,不合格原因含微生物超标、氧化变质、防腐剂超标、添加禁用增香剂等等。
曾“卖壳”退市的高金食品又陷入食安危机
近日,根据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20期),标称哈尔滨高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猪肝(检疫日期:2020年12月4日),磺胺类(总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昔日,高金食品是A股上市企业,更是西南地区猪肉产业龙头,自退市后沉寂发展多年,企图重回资本市场,但如今又陷入食安危机。
39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 涉三精制药、交大昂立、康恩贝、敖东药业
根据国家监管总局和各地方监管局通告,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检出39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其中,知名品牌有哈药牌钙铁锌口服液、昂立多邦胶囊、康恩贝玛咖咀嚼片、敖东?锌泡腾片等,不合格项目涉标签、铅、锌、总汞、微生物指标等。
盒马鲜生食安问题频发,新零售业背腹受敌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盒马鲜生因所售食品不合格,已数次被福建、湖南、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告,涉及水产品、蔬菜、食品等25批次产品。
近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菜网、多点Dmall等生鲜电商企业纷纷传出IPO的消息。做为生鲜电商其中一种业态,新零售的概念由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于2016年首次提出,随后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美团小象生鲜等纷纷入局竞速。但急速扩张背后,新零售业态模式太“重”持续烧钱、管理漏洞导致食安问题频发等后遗症逐渐显现。
伊珠、孔府家酒、皇台上榜,过去一年检出285批次不合格酒
根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不合格食品通告,过去一年来,共检出285批次不合格酒,其中不乏伊珠、皇台、孔府家酒、张弓、丹泉等知名品牌。
维他奶国际2020年共11批次产品被拒入境 上半财年营收同比下降5.8%
据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数据统计,维他奶国际去年共11批次被拒入境,原因包括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及标签不合格。
另,海关总署发布2021年1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深圳市畅瑞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香港的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共25660.8千克维他奶饮料,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D-泛酸钙未准入境,涉及维他奶豆奶饮料和维他奶低糖豆奶两款产品。
维他奶国际2019年和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72.33亿港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实现净利润5.36亿港元,同比下降23%。2020年上半财年,公司实现营收44.1亿港元,同比下降5.8%;实现归母净利润6.72亿港元,同比增长26%。
百事旗下桂格燕麦片共7批次食品被拒入境
据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数据统计,百事旗下桂格燕麦片去年7批次食品被拒入境,被拒入境原因涉及污秽腐败、标签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等。
皇家菲仕兰共7批次产品被拒入境全年利润下降71.6%
据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数据统计,皇家菲仕兰去年共7批次产品被拒入境,被拒入境原因涉及未获检验检疫准入、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企业未获注册、标签不合格等。
公司2020年财报显示,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生产成本较高,菲仕兰2020年收入下降1.4%至11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86.3亿元),全年利润下降71.6%至0.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1亿元)。
日清食品2020年共9批次食品被拒入境 有些问题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