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白洞山泉、龙头山泉、苗疆源等饮用水不合格养生馆
2021年4月8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2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期)。其中,9批次饮用水被检出不合格。
黄果树白洞山泉亚硝酸盐超标
标称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瀑布山泉饮用水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果树白洞山泉(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10/10,规格型号18.9L/桶),亚硝酸盐(以NO2-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亚硝酸盐(以NO2-计)检出值为0.092mg/L,标准值为≤0.005 mg/L。
标称安顺市西秀区九龙山泉水厂生产的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生产日期2020/10/9,规格型号18.9L/桶),亚硝酸盐(以NO2-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亚硝酸盐(以NO2-计)检出值为0.023 mg/L,标准值为≤0.005 mg/L。
亚硝酸盐(以NO2-计)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被污染的情况,若饮用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水可能会引起中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包装饮用水(矿泉水除外)中亚硝酸盐(以NO2-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005mg/L。水中的亚硝酸盐可由硝酸盐转化而来,硝酸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水体被细菌污染后,在一定温度下细菌会释放出硝酸盐还原酶,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另外如果消毒控制不当,也会导致输水系统中亚硝酸盐浓度升高。
龙头山泉、苗疆源等桶装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标称大方县龙头山泉有限公司生产的龙头山泉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10/15,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7 CFU/250mL,8 CFU/250mL,8 CFU/250mL,6 CFU/250mL,6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标称贵州苗疆源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苗疆源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9/9,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5 CFU/250mL,12 CFU/250mL,14 CFU/250mL,9 CFU/250mL,3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标称大方县龙舌潭山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龙舌潭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10/15,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31 CFU/250mL,27 CFU/250mL,30 CFU/250mL,41 CFU/250mL,20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标称大方县龙舌潭山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乡思潭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10/15,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26 CFU/250mL,34 CFU/250mL,28 CFU/250mL,34 CFU/250mL,24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标称六枝特区贡青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岩脚泉)(生产日期2020/9/16,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1 CFU/250mL,22 CFU/250mL,16 CFU/250mL,0 CFU/250mL,0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标称六枝特区贡青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银杏湾)(生产日期2020/9/16,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87 CFU/250mL,10 CFU/250mL,59 CFU/250mL,37 CFU/250mL,0 CFU/250mL,标准值为n=5,c=0,m=0 CFU/250mL。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检出。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部分企业对环境卫生监管不到位,工作人员操作不够规范,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石井山泉检出大肠菌群
标称黎平县石井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石井山泉(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0/8/20,规格型号520mL/瓶),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6 CFU/mL,6 CFU/mL,5 CFU/mL,3 CFU/mL,4 CFU/mL,标准值为n=5,c=0,m=0 CFU/mL。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餐饮具可能会导致食物被污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中一个样品中大肠菌群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检出。包装饮用水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源水受到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