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外卖小哥“松绑”,新规调和的不仅是骑手与算法关系养生馆
“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对于屡被视作高危职业的外卖骑手,国家出手“松绑”。
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劳动收入、劳动安全、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从业环境、组织建设等七个方面,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以及相应义务,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达7800万,比如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一直以来,关于他们的劳动考核、劳动权益,都处于一种探索过程,甚至一种灰色状态。此次七部门出台政策,就是一种监管方面最新的探索。
此次七个方面中,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劳动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其中,对于劳动收入,骑手正常劳动所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还是一份颇有吸引力的工作。骑手的劳动收入问题,更多体现为考核标准,此次《指导意见》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降低工作强度,加强安全。
外卖平台算法早已被诟病。今年5月,“副处长送外卖12小时赚41元”登上热搜。当时,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个人体验“外卖小哥”工作,一单跑了近一个小时只挣了6块6,送晚了还要扣60%的收入……当日,王林最终只完成了5单送餐,获得41块钱的收入,而他一天挣100块钱的目标连一半都没完成。
而今年年初,外卖员猝死事件发酵,众包骑手也被推上风口浪尖。众包模式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人。
互联网时代兴起,众包平台应运而生。一方面灵活就业,一方面却没有“五险一金”,众包平台发展至今也被讨论至今。
平台高速发展,离不开骑手众包这种模式,好处在于灵活、高效、成本低廉,可以快速扩张,这也在疫情中就发挥了作用。不过,亦有坏处,由于分散,各地法治程度不一样,骑手的劳动保障存在很大漏洞。
此次《指导意见》在提出第三方协议需要购买社保的同时,考虑到骑手就业特征提出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提高多层次保障水平。”这意味着,一方面,一直以来处于灰色状态的“灵活用工”合法性将得到确认;另一方面,骑手的劳动权益也会受到更灵活、更完善的保障。
骑手虽是底层,但也是外卖这个庞大体系的一员,某种程度上,与坐在办公室的程序员、产品经理一样重要。七部门此次新规,协调的并非只是骑手与算法的关系,而是积极理顺平台、消费者、骑手三方关系,维护行业发展。
应该看到,算法通过快速把单个骑手的经验变为系统经验,创造出了更多效率。但是这个效率并没有保留在算法中,而是立刻被分配出去,体现为平台利润,骑手工资与相对地自由,消费者更快拿到外卖以及相对降低的配送费。
如今,为了骑手的公平,降低这个效率,其成本必然也从平台、消费者、骑手三者中来。也就是说,平台放弃一些利润,骑手少一些强度,少一些工资;消费者则多承担一些成本,或者对配送时间更宽容。换言之,社会绷得太紧,每个人要求都太高,那么,舒缓一些,放松一些、佛系一些,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个人、行业、社会,都可能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美团等外卖平台就有骑手恳谈会,产品体验官等双向沟通机制,并成立骑手服务部。今年春节以来,全国有120名骑士成为产品体验官。平台这么做并不奇怪,这既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也是其快速了解市场的需要,而随着《指导意见》出台,今后平台在这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平台解决这类问题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去建立于政府、社会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