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十一周年:立足新起点 逐梦新征程创业
2020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11周年生日。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大幕开启。11年间,创业板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特征。
改革重任今朝担在肩。2020年8月24日,伴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大厅传出的一阵阵洪亮钟声,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在这里正式挂牌上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改革后的创业板开启了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砥砺奋进守初心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市场担负着诸多重要使命,“不平常”地走过了11年的风雨之路。11年来,创业板公司家数从28家增加至87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1.42%,总市值10.40万亿元;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4.7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0.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资本工具助力企业做优做强。截至目前,创业板IPO融资金额累计达4889亿元;共257家上市公司实施完成304单再融资,募资金额达2863亿元。
“11年前,深交所设立创业板,与深圳的创新、创业土壤是分不开的。很明显,也是成功的。”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全表示,“创业板上市11年,孵化了近千家上市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华测检测、先导智能等行业领军企业,我相信,这些企业,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助力,也可以发展壮大,但未必有今天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地位。”
投资者也从中分享到新经济成长红利。创业板公司11年累计分红近190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超25%,累计实施股份回购121亿元,657家公司复权后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100%,投资者获得良好回报。
迭代升级再出发
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改革正式启动。119天后,首批18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顺利上市,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带来系列“升级”后扬帆远航。
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之后,整体上市速度明显提速且上市定价更加市场化。注册制后新股市场表现更加活跃,得到了市场资金的认可,实现了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改革的平稳过渡,“创业板设立11年以来,其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板块定位愈发明晰,未来也将在这一定位的指导下做出更多的制度创新,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更高水平循环方面起到更深刻的作用。”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打通了创新与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创业板有六成公司在上市前获得过风险资本的支持,累计获得投资约400亿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为风险资本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活跃并壮大了风险投资市场。改革后创业板的定位为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功能将更加突出。
齐心协力绘新篇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创业板勇担深化改革使命,翻开了发展新篇章。这个已创立11年的板块,正借助注册制的创新与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深圳是一座创新型城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令更多创新创业型企业得以切入资本市场,将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这为深交所改革发展再次明确目标、指明方向。改革仍在持续深入推进,越是行至水深处,越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保障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建设好深交所市场。
迈步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扛起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责任,将创业板办出更大优势和特色,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推动形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