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岛“政”等您来 “放宽”“降低”等成新政关键词创业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薛华飞
本报12月16日讯 处于转型发展、全面攻坚关键阶段的青岛,从未像今天这般求贤若渴。为加快创业城市建设,日前召开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研究审议了《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青岛市“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青岛市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青岛市外语人才、外事人才、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等六个文件,以此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推进人才引育留用一次推出六个相关文件,这在青岛的招才引智工作中属史无前例之举,充分体现了青岛打造人才强市、加快创业强市的雄心和信心。“放宽”“降低”“便利”“高效”“奖补”等新政关键词,也凸显出青岛引育留用人才的十足诚意。
按照相关程序,这六个文件通过《青岛日报》及观海新闻客户端等媒体面向社会公开,自即日起至12月23日,社会各界可通过留言方式提出意见建议。之后,相关部门将根据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文件加以补充完善。
今年以来,青岛以开阔的视野、求贤若渴的心态和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载体、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感召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今年1-11月,全市共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4.14万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30万人,同比增长10.6%。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青岛将顺应发展大势,创新路数打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双节点”价值,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人才往来流动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吸引和承接海外人才回流和国内人才流入,不断激发和释放青岛的发展活力。
为“创业之城”汇“天下英才”
本报评论员
求贤若渴的“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
12月14日召开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青岛市“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青岛市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青岛市外语人才、外事人才、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等6个文件,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让政策更好用、更管用。
一次性出台六个重磅人才新政,这是青岛以响鼓重槌擂出的聚才、留才、用才的最强音。《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6个文件力度大、含金量高,涉及产才融合、优化整合人才资源、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语、外事、外贸人才引进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把政策“制定权”交给企业、全面推行“一站式”人才服务、鼓励“举家迁徙”和亲属投靠等重磅措施,打出了一套人才政策“组合拳”。这不仅体现出青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思维,更体现出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望、服务人才的诚意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雄心、决心、信心。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底气”,也是城市最大的动能。青岛是一座尊才、爱才、惜才、重才的城市,“来了就是青岛人”蕴含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强烈渴望。今年以来,青岛以开放发展的大势感召人,以创新创业的生态凝聚人,纵深推进招才引智,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全市人才总量显著提升,人才结构持续优化,成功入选18岁至35岁年轻人心目中的五个美好生活城市榜单,连续九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面向“十四五”,青岛要担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一系列国之重任,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进位赶超,就必须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做好聚才、留才、用才的大文章。推动创业城市建设,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就必须最大程度地引进、培养、聚集各类人才,夯实筑牢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聚焦重点产业引才育才,放宽视野面向全球招才揽才。靠人才新政的吸引力,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全面厘清各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分布,抓住当前海外人才加快回流机遇,加快引进更多国内外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培养一批产业所需、企业所盼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要积极探索联合研发和国际合作新内容新模式,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在国(境)外建立前端孵化基地、离岸研发中心等,推动海外人才就地汇聚、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