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徒四壁被迫辍学到异乡打拼成就一番事业,且看“拼命三郎”刘红强的励志创业
用热血和汗水追逐梦想
1977年,刘红强出生在祥符区张吧寨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在刘红强的印象中,年少的时光是灰色的。当时的家境,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家人始终在困顿中艰难度日。
刘红强的父亲是郑州一家煤矿的工人,收入微薄,还要养活一家六口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红强从小就很懂事,看到家境贫寒,他没有一点怨言,而是把为父母分忧当成自己的责任。父亲为了多挣钱,常年在煤矿打拼。作为长子的刘红强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刘红强深知“男儿当自强”的道理,留村务农不仅无法改变家里的窘境,而且也不是他的抱负,只有发奋读书,才能改变生活现状。没有钱读书怎么办?刘红强要么卷起裤腿下地干活,要么到处做工换得微薄收入。
读书期间,刘红强住过窝棚,趴在地头写过作业。每到夜深人静时,他会点上一盏煤油灯拼命苦读,稍不留神煤油灯的火苗就烧焦了他的头发。等到第二天,他的鼻孔里全是煤油灰。
靠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1998年,刘红强考入了河南大学广告学专业。进入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刘红强心里却轻松不起来。因为,常年患病的母亲病情越来越重,与看病的巨额费用相比,父亲的工资已经微不足道,家里不得不四处借债。在就读了一年之后,面对负债累累的家庭,刘红强含泪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学业,转而去郑州的广告公司打工。
就在这个时期,母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母亲临终时,刘红强的家里甚至凑不齐一副棺材钱。没有了母亲,2000年的春节,刘红强家里灶冷锅空,一家人在寒风凄雨中流泪。
时隔多年,刘红强回忆起这段往事,眼眶瞬间湿润:“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村女性。在我的印象里,她每天奔波在田地和家里,往往是放下锄头,转身就进了厨房。她没享过一天福,却一直严格要求我和弟弟妹妹,教育我们本分做人、踏实做事。”
此后,刘红强发了疯似地拼命工作。为了多掌握广告设计知识,刘红强没日没夜地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红强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他所得的收入除去还债,根本不足以糊口。
生活对于刘红强来说是严苛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刘红强没有因为家境贫困而自暴自弃,而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直至今日,他仍然对年幼时经历过的贫困生活充满感激。“粗茶淡饭养心志,坦荡人生度百年。”刘红强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如果没有坎坷的洗礼,他也许不会过多思考生存的艰辛,也就不会有少年老成的稳重,更不会有努力做事的韧劲。
尝尽百味
异乡打拼成就一番事业
在郑州期间,刘红强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本分做人,踏实做事。在郑州积攒了一些钱后,刘红强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事业。当时,山东一所技工学校的广告语霸占全国各地的电视屏幕。处在广告行业中的刘红强敏锐地察觉到,山东有着极大的广告市场。凭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刘红强在2003年9月,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一人来到了他乡异地。
初到济南的刘红强在甸柳庄租了套简陋的房子,每个月80元的房租他都觉得昂贵。为此,他一周找了两份工作,在忙碌中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影视公司……
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的有心人。在一次农代会上,刘红强与菏泽一家农药公司的副总聊得很投机。他试探性地询问对方是否为产品做影视广告片,对方回答说每年都要做好几套,刘红强紧追问道:“假如有人会技术,而且还有团队管理经验,你们是否愿意合伙在菏泽创办一家影视公司呢?”对方答曰“应该可以”。第二天下午,该农药公司便确定了合作意向,以五五分成的合作模式诚邀刘红强前往菏泽创办影视公司。
在菏泽,短短两年刘红强就把影视公司经营得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