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革军在中组部《党建研究》发表署名文章:旗帜鲜明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创业
3月5日,中组部《党建研究》2019年第3期刊发了市委书记邵革军同志署名文章《旗帜鲜明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现将此文予以转载,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旗帜鲜明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邵革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四川省遂宁市抓住影响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奉献的关键症结,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0条措施”,强化正向激励力度,大力营造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浓厚氛围,着力把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
一、强化导向引领,激励干部激情创业、担当干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事业为上选人,选以事业为上的人,引导干部知所趋赴、有所作为。
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市委坚持好干部标准,明确提出“崇尚实干、注重实绩、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注重组织意图、个人意愿、群众意见相结合,把政治过硬、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激情创业、善作善成、群众信赖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干部树起干事创业的风向标。2018年,70%以上提拔到县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来自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援藏援彝、信访维稳等“六个一线”,有效激励干部争当改革攻坚的促进派、实干家。
加大考用结合力度。市委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创新开展公务员“互联网+平时考核”工作,推行干部延伸考察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实绩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准确掌握干部的“活情况”“真成绩”。坚持考用结合,对考核成绩优秀、名次靠前者,在干部选拔上优先考虑;对考核排名最后的单位和部门,降低考核评优比例;对脱贫攻坚连续2个季度或2年内累计4次考核排名末位的地方和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动硬问责,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严格推进能上能下。提拔重用与能上能下是导向激励的“硬币两面”,缺一不可。我们坚持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让位,持续推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加大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严格做好党委巡察,开展“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定期开办“阳光问廉”,集中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和“企业最不满意的10件事”,畅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监督渠道,让“混日子”“拖后腿”“装样子”的干部无处藏身、受到惩戒,达到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效果。
二、坚决容错纠错,激励干部轻装上阵、敢闯敢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遂宁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新风险、碰到新难题,这就需要做到“该容的容”,让闯在前面的干部有敢拼的底气,让跟在后面的干部有敢跟的勇气,形成改革创新者、攻坚克难者前赴后继的生动局面。
明晰容的边界。“三个区分开来”是对待干部错误的大原则,划定了容错的大边界。实践中,我们完善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区分失误与失职、为公与为私,精准明确10种可申请容错或免责情形。让干部可对照、组织好判断、普遍能执行。
完善容的机制。容错是组织行为,敏感度高、指向性强,必须讲究程序正义,既让容错结果服众,又让犯错干部服气。我们坚守“四个原则”,完善调查甄别、容错处置、澄清保护、跟踪关怀等程序,建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多部门会商研判机制,客观评价认定、大胆宽容包容。同时,突出关口前移,探索建立改革创新风险备案、改革创新风险预警等新机制,形成容错纠错制度“闭环”,让勇闯型、“狮子型”干部大步流星、敢闯敢干。
严把容的底线。容错决不是搞纪律松绑、管理松懈、作风减压,容错免责不能成为问题干部的“护身符”和“避风港”。我们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容错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措施,敲响警钟,防止小过错演变成大问题;对涉及原则性问题的,坚决查处、绝不姑息,以“不容”反衬出“容”的珍贵价值。容错纠错制度建立以来,已为246名受到不实反映的党员干部澄清问题,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情畅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加强关心关爱,激励干部安心安身、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