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镜创投合伙人赵翔:抢滩“后浪”消费市场电商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这是B站的视频《后浪》里描述的年轻人。如今这道光正在点亮消费市场。
近日,美国知名投行高盛公布数据显示,其一季度大举押注新生代消费市场,重点增持了体现年轻人消费活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包括中国的B站、乐信,和美国的Snapchat。
此举传递了一个信号:年轻群体受疫情影响较小,将成为消费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远镜创投合伙人赵翔希望成为“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背后的投资人”。成立于2013年的远镜创投,是中国最早专注于消费及文化市场的早期风险投资基金之一。
赵翔告诉科臣IT网,95后们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他们用消费定义和表达自己,追求以价值观为导向的个性化消费。
性能冗余的新阶段《后浪》破圈之后,大家自发站队成为“后浪”、“前浪”、“中浪”。目前国内对此尚无明确界定,但大致可以对应欧洲和美国常说的“XYZ世代”。
“前浪”可以对应“X世代”,一般指1965-1979年出生的一代。这代人见证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变,变化带来的“未知”,让他们的消费习惯倾向于理性和谨慎。
“中浪”的定位类似“Y世代”,指1980-1994年出生的人,又称千禧一代。这是与互联网和计算机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拥有着乐观、自信、开放、多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后浪”即“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10年的人,主要是X世代或较年长的Y世代的小孩。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和数码产品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被成为“互联网世代”或“网络世代”。
“以10-15年的时间为尺度,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如何变迁。”赵翔说。
在“前浪”或者说X世代还是主流消费者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少。冰箱、电视、洗衣机都还未普及,消费解决的更多是“有无”问题。那个时代的消费者,追求的是耐用。
加入WTO后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市场,消费领域迎来第一个大爆发,市场上的东西突然多了起来。但受当时的生产设计能力所限,相当多的产品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性能匮乏。所以当时的“中浪”消费者习惯“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东西。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商品的供给质量开始不断提升。消费市场进入“性能冗余”的新阶段,用户的各方面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年轻消费者不用再纠结性价比,而是追求以价值观为导向的个性化消费。
赵翔认为,这些变化趋势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内也可以做出好的东西,而且更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更高的性价比。这是我们对中国消费市场充满信心的源头之一。”
“后浪”崛起麦肯锡数据显示,至2025年,Z世代这一群体将占到亚太地区总人口的1/4。正在步入学校或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角。
属于这代人的消费偏好是什么样的?赵翔及其团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用户访谈,总结出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进口崇拜”越来越远。
进口和国产,目前在性能上已经没有明显差别。相比“前浪”和一部分“中浪”受到的市场教育是“进口的就是贵、就是好”,“后浪”正体会着国产商品的“真香”。
“比如大多数年轻人进入消费市场时,自主选择的第一个‘大件’是手机。”赵翔举例说。十几年前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二分天下”的时代,而现在的消费者有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众多国产品牌可供选择,反观国外手机品牌,除了苹果、三星,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第二点是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年轻态表达。
赵翔笑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纠结的一群消费者,看似离经叛道的‘后浪’们,其实还保有一些很传统的消费习惯。比如,扭伤了要贴膏药,感冒了喝姜茶,生理期喝红糖水。”
这些习惯背后,是根植在国人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新的消费阶段,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需要更年轻化的表达形式,这是只有中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产品才能满足的。
第三点是审美驱动。
审美或者更广泛的自我表达,是消费市场里的老生常谈,但不管在什么时代、对什么年龄的消费者,这一点仍旧十分关键。
“一个人在消费上的审美甚至可以追溯到他小的时候。比如不同年代的人偏爱不同的装修风格,因为每个人都在追寻小时候脑海里向往的家的样子。”赵翔说。
此外,还有两个新的消费趋势正在形成,并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