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分爸爸”的年终反省: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陪伴?婴儿
文 | 张华
五年前决定创业的时候,老二还不到八个月。我和孩子妈立下约定:未来不管怎样,每周一到周五至少一天回家吃晚饭;每周末至少一个全天用来陪孩子。
五年过去了。这条约定我貌似都做到了。特别是今年,如果不出差,多数时候都尽量做到早上陪老三读本书再去上班,晚上回来给老大老二讲个故事。但此时此刻,我却觉得自己今年做得非常差劲,充其量只考了个59分。
为什么落差会这么大?为什么自我评价会这么低?我想,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开始慢慢学着、学会如何做父母吧。
为了避免在2019年自己继续“假装是个好爸爸”,我写下以下9条关于如何陪伴孩子的心得与反思,分享给大家。父母有成长,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1、陪伴的时长与质量陪伴孩子最重要的其实是陪伴质量,而不是陪伴时长。在这一点上,我在老大小的时候,做的还行。
当时还分享过一篇文章《爸爸陪伴孩子是个技术活,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讲的是孩子的皮球扔到了二楼门框上,我拎了个扫把带他跑上去,把球戳下去,就这一件小事,我把球和扫把拟人化,并赋予它们不同的人物关系,在一个小时里给孩子讲了七八个版本的故事。
但是后来随着他长大。我并没有像过往一样做到高质量陪伴。特别是上小学后,我只是在想着“多陪”,而没在“如何陪”上下功夫。这是2019年我要重点攻克的课题。当然下面八条思考,好多条也都在回答这个命题。
2、 到哪里去玩?这一块我其实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但没有执行到位,要深刻反省。欧美知名中小学,都非常注重孩子从小到大的一项素养,叫做Adaptability, Initiative, and Risk-Taking,可以翻译为“适应性与探索能力”。
在老大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太太说,少年商学院的使命都是“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我们可不能“让游乐场成为孩子的课堂”。中国的大多数游乐场,非常之脏乱差,孩子happy可能happy了,但获得的成长有的时候是负数。
要把城市、城市文化当成探索的对象,譬如和孩子一起探究下为什么南方不会下雪,历史上到底下过雪没有?譬如带孩子去探究,现在ATM到底还有多少人用,都是怎样的人?以及就《未来书店大创想》进行头脑风暴:30年后的书店到底会是怎样的?
没有执行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懒癌发作。倒是经常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但是在引导他们探究上,我缺乏耐心。
有时想想,在带孩子城市探索这件事上,如果是几个家庭一起“拼养”,每次由其中一位爸爸或妈妈来做“探索主持”,可能会好很多。2019我会在这一块想办法。
3、知识的广度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对孩子来说,知识的广度非常重要。真正的学习,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如果要让孩子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未来,从小的视野就要开阔,而知识是打开视野最便捷和性价比高的载体。
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还算合格。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历史,再到艺术或经济学等通识启蒙,以及性教育等,给他们挑选中文或英文好书或好的节目,激发他们的阅读与收听兴趣。我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是,这样引导的频次太低了。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孩子的偏好越来越明显。譬如我们家老大会说,我对科学或奇幻类的感兴趣,其他的不太感兴趣。这个时候,我现在采取的比较好的方法是“项目制学习”——譬如就他感兴趣的一个科学话题,引导他从艺术与人文或财商的角度去思考。
这就像我们经常开的一个玩笑:哪怕一个孩子只喜欢钱,也可以拿一枚硬币,从硬币的图案、年代、形状与材质、价值等角度,分别引导他对设计、历史、工程学、科学、数学与经济学进行探究。
孩子的任何一个兴趣都不应该是垂直的、孤立的。都应当时他认知世界的一个通路。
4、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深度是和知识的广度相对应的。我们经常说,要把孩子培养成面向未来的“T型人才”,就是指的既有知识广度、又有思考深度;既能开放协作,又能自我突破;既紧跟科技趋势,又更富同理心。
在引导孩子思考深度这件事上,我一直做的不及格。我一开始归因于孩子年龄还小,男孩子太倔,所以他们没耐心听我的分享或引导——即使你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