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要看电视”两位妈妈不同的处理方式,直婴儿
随着现代发展的快速,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不少电子产品了,并且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到宝爸宝妈使用的电子产品,虽说有些父母不让孩子玩,但有些父母却是不想哄孩子,就拿电子产品去哄孩子的。
例子一:从小养成,大就管不住了。
年仅5岁的小林已经会玩微信了!不仅如此,手机上的小游戏,他那双小手戳啊戳的,还戳得很溜的,其他人见到孩子,都夸他聪明可爱。到小林6岁的时候,他自己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变得特别喜欢看电视了,并且小林家中的电视又大,节目又多,想怎么看就能怎么看,体感感比手机好要好玩得多。
近期小林要上学了,小林妈给小林报了一个特长班,但小林还是比较喜欢沉迷于看电视,甚至都不愿意去上特长班,小林妈就寻思着,小林就要上学了,再这样下去非常不好,想要控制一下他的电视瘾。可是小林不知道是遗传了谁的基因,特别的会撒娇:“好妈妈,就看一会儿,让我看一会儿呗!”说完还不忘在妈妈的脸蛋上啄两下。
在一旁的奶奶也边敲边鼓地道:“孩子想看,也就看一会儿电视,你就让他看一会儿吧!”小林妈也很甚感无奈:“好吧,那只能看一会儿,但不能看太久了。”
小林非常高兴地跑到电视前看了起来,不料想这个不能看太久,就变成了很久。小林妈忙完家务活,又开始忙别的事情,外加上小林妈还要去上班的,就更没有什么精力去管小林了。后来小林就对电视到了沉迷的地步,尤其是看动画片,还时不时地跟妈妈学两声动画片里的小猪叫,也特别喜欢猜电视剧情,有时候猜的挺准的。
反正小林妈只要一在家,就能看见小林在安静地坐着看电视,就算是小林上了学之后,小林一放学回家就是想着看电视,还经常性的完不成作业,就连教科书上也是乱涂乱画的,都是动画片里一些动画形象。老师也表示,小林对于很多活动都不兴趣,也不喜欢与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并且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还把小林在作业本上画的动画片形象给小林妈看。
在学校安排的体检中,就检查出小林近视了,小林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想着若是再任由孩子这样下去,不知孩子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案例二:父母经常性引导,让孩子多多户外运动。
小朋友齐齐也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每当齐齐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想要看电视”的时候,齐齐妈总是能想到办法陪齐齐玩,比如:玩捉迷藏,画画,到阳台用用高倍望远镜看星空……等等。
齐齐累了,齐齐妈就会把钢琴打开,给齐齐弹曲子,齐齐也听得非常入神。天气好的话,齐齐妈还会开着车带着齐齐去兜兜风,遛遛弯,并且还带齐齐去电影院看电影,在看完之后,还让齐齐把观后感跟妈妈谈一谈。
到了周末,齐齐妈和齐齐爸会带着齐齐一起去海洋公园,去书店,去逛逛大学校园,参加轰趴等等。但齐齐妈可不是说不让齐齐看电视,而是先告诉齐齐看电视的一些利和弊,并规定了齐齐看电视的时间。慢慢地齐齐觉得,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要比看动画片里有趣的多,看电视的内容也都是学习方面的内容,并且,齐齐妈在电视上设置了儿童模式,每次到了规定的时间电视总是会自动关闭。齐齐该睡觉睡觉,该写作业写作业,什么也没有耽误。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
一,默许式
像是小林妈的“看一会儿,不能太久”这这样的回答,到最后不管怎么管,都等同于默许孩子。孩子喜欢看电视的理由不一定是动画片精彩,而是因为孩子对其他提不起兴趣,大人都会跟个电视剧里的情节哭哭笑笑的,并且还会“深受启发”,乃至改变生活态度,因此电视的影响之大,是不容小觑。
那么对孩子来说,动画片何尝不是一种“诱惑”呢?看到沉迷于电视的孩子也在少数,学猪叫,学狗跳的,令家长挠头,外人也尴尬。适当地看一看电视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够过犹而不及,太过于沉迷就不好了。一句不负责任的“不能太久了”,之后爸爸忙起工作,妈妈忙起家务,更有甚者家长自己本身就就是个电视迷。刚开始孩子倒是挺乖,坐电视前一坐就是很久。但时间长了,眼睛也近视了,性格也孤僻了,学习也跟不上了……
二、以行动式来代为回答
小孩子最需要就是陪伴。若是父母能够多花点时间来陪伴孩子,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例:钢琴,舞蹈,画画,外语,表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