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脾气时,你还在做这些“火上浇油”的婴儿

/ / 2015-10-25
如果把评论区里关于“孩子情绪”这类留言放出来,那简直亲临“大型养娃真惨”现场,这方面的文章我写过不少,...

当孩子发脾气时,你还在做这些“火上浇油”的

如果把评论区里关于“孩子情绪”这类留言放出来,那简直亲临“大型养娃真惨”现场,这方面的文章我写过不少,却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

我明明很爱孩子了,为什么他还经常用气死妈妈的方式来“回报“我?

都说了不可以还非要***怎么办?

怎么劝,他就是不要***”,如何做?

所以今天的快问快答,就集中拆解这个被问过的最多的问题,夏天马上到了,是时候治治孩子坏脾气给自己降降火了,同时大家也可以对照下哪些做法非但没用,反而给气头上的孩子火上浇油。

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哭闹、耍赖、乱发脾气?

好好的人类幼崽为何突然一言不合哭闹、满地打滚了呢?从人的底层需求推导,孩子闹脾气,通常事出有三:

1.啥也没发生,就是能量供应不足。睡饱、吃好、玩开心、得到关爱,这是人类情绪稳定的基本需求,类似外出时间长突然暴躁、感到无聊或玩得不够尽兴、被打断都会沮丧。

2.孩子自身能力不足。他们哭闹宣泄的其实是内心无法很好表达的沮丧。事情不如预期承受不住,积木突然倒了、怎么也拼不好的图……这类问题首先做到真共情,真正接纳孩子的坏情绪,然后一起复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复盘往下看)

3.感受不到被关注(被爱、或被肯定)

那些已经完全可以表达的大孩子,也常常发脾气,“我想要-父母没给-我哭-父母就给”,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就是我们太习惯等孩子发出情绪信号的时候,才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关注。

孩子越不可爱的时候,越需要爱。日常得到了关注和肯定,习惯引导、鼓励孩子表达确定的诉求,就能日渐建立良好的循环:我想要-父母没给-我需要表达-父母和我一起讨论决定。

孩子撒泼打滚后,如何有效复盘?

直接上例子:

小D因为闹脾气、不讲理的时候我基本上从不在当下“教育”她,当下我只关注情绪的联结,共情安抚之后我一定做复盘,帮助小D梳理:

刚刚发生了什么?(停顿,仔细听)

小D怎么了?

小D为什么这样?(再停顿)

这样没解决,那下次可以怎么做?(持续仔细听)直到孩子慢慢开始平复冷静,这时我才把解决方案分享出来

有朋友会说,是的,我知道是要复盘的,但我孩子就逃避不肯听怎么办呢?

复盘是一种管人和育儿都有效的思维模式,这么好的事儿,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就要有意识使用这样的方法,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当然任何时间开始使用都比不用强。

我为复盘整理了三个关键词:有趣、随时、无压力,复盘≠批评教育≠对答案,复盘无效的时候,可以检查下到底哪一环出了问题。

乱发脾气、踢人、骂脏话的熊孩子,怎么立规矩?

大家都不喜欢熊孩子,但不难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孩子越来越有“熊”的倾向,破坏东西,踢人打人,甚至出口成“脏”完全没规则。真正的立规矩从规则到事后,从孩子到父母自身,都有一整套解决思路。

1.梳理出界限分明的规则。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涉及安全底线的),并且给出很清楚的后果。“孩子还小,下次注意”这类话避免说出口。

2.犯错后教育、也道过歉了,但这还不够。犯错后还要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弥补自己造成的“恶果”,而且你要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只能“你自己承担”,诸如踢翻了东西一起收拾,弄脏了衣服一起洗。

后果之所以称为后果,一定要对孩子的行动有影响,不然就容易陷入孩子只要说句对不起,就能逃避承担责任了。

3.管教重在教,而不是罚,还可能越罚越难管。孩子熊,我暴力打一顿就长记性了吗?其实孩子真正故意为之的多是些无意为之的行为偏差。(比如兴奋起来乱扔东西、随手关门时关得特别响等等)

不思考孩子是否需要帮忙,就认定就是孩子捣乱,孩子感受到“不被接纳、不被爱、不被认可”,于是这就形成了他们的自我预期,从而就会影响努力动机。

我们为孩子立规矩是希望他们能实现自我约束,而不是仅仅解决当前的问题,做个“听话”的孩子。

4.父母自身要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不是我带娃不好,我已经管的很严格,是孩子本来就不好”,“孩子反正就是这样的,我努力了也改变不了”。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