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年轻人,为何对亲戚的情感,越来越淡?婴儿

/ / 2015-10-25
文:彭敬瑃 图:来自网络 上周六的上午去,我看望住在乡下的表妹,好久不见,再加上她家的孩子刚刚读高中,就...

上周六的上午去,我看望住在乡下的表妹,好久不见,再加上她家的孩子刚刚读高中,就给他们买了很多好吃的。

农村的年轻人,为何对亲戚的情感,越来越淡?

饭后和表妹告别,她的孩子都在房间里玩手机,尽管妹妹一再叫他出来给我告别,但他却纹丝不动,他的心思全部都在游戏上,我走了,心里觉得有些失落。

这一代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的眼里亲情变得越来越寡淡。

记得在我小时候,听说明天某位亲戚要来,心里就特别高兴与期待,有时兴奋得晚上睡不着,因为明天可以见到他,那是多么快乐的事,而且他可能还会带礼物来(果子、红三刀之类的),到时,家里也会杀只鸡或买点肉,伙食也可以改善一下,那是一种富含情感的期待。

每当亲戚离开的时候,我们还依依不舍,送了又送,直到他(她)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才慢慢走回家。

长大后,这种聚聚散散的事经历多了,尤其是近几年,网络、交通和信息发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渐渐淡薄了,有时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一次。

如今,和亲戚见面,大多是在某位长辈离世的时候,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也失去了以前的哀伤与悲愁,走进现场,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嘻嘻哈哈的拉呱声和此起彼伏的打牌声,有的亲戚在丧事期间,可以公开赌博也不怕警察了,不再因一人的离世,而众人凄凄惨惨戚戚了。

前天,我给姑妈打电话,说第二日去看她。谁知次日逢集,我在穿过街区时,因为堵车浪费了不少时间。

当我达到姑妈的村庄时,老远就看到她站在路边,不停地东张西望着,我知道,她一定是在等我。

农村的年轻人,为何对亲戚的情感,越来越淡?

我车子开到姑妈的面前,我摇下车窗,姑妈看到是我,马上满脸的笑容,她说,自己在这里等了快两个小时了,车子一辆辆过去,一直不见我的踪影,还在替我担心呢。

我来了,姑妈非常高兴,她把家里放置了很久的茶叶,给我泡开水,那是在外工作的表弟买给他和姑父的,他们舍不得喝。

姑父在与我交流的时候,姑妈杀了一只笨公鸡,煎了很多知了猴,又蒸了一锅洋槐花,姑妈知道我最爱吃这些。开饭的时候,面对一桌饱含人情味的丰盛饮食,我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饭后,姑妈和姑父坐在我面前,不住的问我父母的情况,问我妻子和孩子的情况,甚至连我的岳父岳母,也在他们的关心行列。

我离开时,姑父不顾他那患有帕金森症的身体,拄着拐杖,一定要坚持送我一直走到大路边的停车点。他和姑妈身上洋溢的,从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人情味”。

那时候,乡情真的是很浓的,助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没一点做作,村里如果谁家盖房子,除了垒砖的师傅之外,只要喊一声,十几二十个乡亲乡邻就会过来,他们干活不偷奸耍滑,而只要管饭就行。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不遗余力。

时过境迁,如今的年轻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淡薄,不管是亲情关系,同学关系,还是职场关系,当利益冲突时,仅存的一丝情感就会被毁灭殆尽。

因此,我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我们生命的旅途中,会遇见千千万万的人,大多数是人走了,就不会再回来,因为有些关系注定要变淡,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谁都不能把别人留在自己身边一辈子。

农村的年轻人,为何对亲戚的情感,越来越淡?

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捂不热的心,别去执着,等不到的人,就别再等了,来是偶然,走是必然,有人走,就注定有人来。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