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主张而被撤职,《山海情》里的白校长,凭婴儿
要说《山海情》里最意难平的角色,非白崇礼白校长莫属。
他年纪轻轻就到涌泉村支教,因舍不得孩子而干脆扎根在这穷乡僻壤。
他平时儒雅温和,对谁都和和气气,却为了学生的未来,最后几乎与全世界为敌。
然而这个一辈子都在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的校长,最后却被他坚持的“教育”开除了,讽刺不?
更讽刺的,是他揭开了扶贫工作表面繁荣的遮羞布,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间的博弈摆上了台面,这也是《山海情》的深度所在,值得细品。
有钱了,读书与吃饭反而成了矛盾
白校长这一单元的名称,叫做“梦的翅膀”,一看就是个讲“希望”的故事。
2001年后,金滩村的村民们纷纷脱贫,但在金钱的诱惑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觉得读书没啥用了。
按规定,年满16周岁,才可以出去打工,但不少家长虚报孩子年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到城里赚钱,补贴家用。
只有白校长在坚持让孩子们读书,他苦口婆心,挨家挨户地劝导家长,只要娃是读书的好材料,继续读书,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为了让孩子多读一些书,他不惜被村民们冷嘲热讽,不惜每天不辞辛劳,骑好几里的车,到孩子家里给他们补习,甚至不惜以肉身拦住大巴车,冒着被领导批评的风险,生生拽回未满16周岁的学生。
可谁买他的账呢。
家长们给白校长算了一笔帐,出去打工,一个月1000元工资,一年1.2万元,如果上学的话,从初中到大学这十年,就是12万!这个钱,白校长和他的那些知识,能给吗?
没有人敢承诺,毕竟在这些贫困了大半辈子的村民看来,读书不一定就有出息,没读书反而可以因为尽早打工,而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们与真金白银的距离,就是差了一个碍眼的白校长。
然而由于角度和眼界的不同,他们看不到读过书的麦苗,在打工时头脑就要比其他人清晰灵活得多,更想不到,她会在繁忙的工作后,还要读夜大继续深造。
读书与吃饭,这两样看似并不矛盾的事物,却产生了最尖锐的问题,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扶贫需要一个深远而又长久的过程,真正要走出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人的想法。
2.唯一清醒的白校长
村民们的抵触,白校长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回,但令他绝望的是,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做表面工程。
他与教育局申请修操场的经费,来来回回跑了无数次,一直没人管不说,领导还拿出一张文艺表演的海报,下命令让他组织学生参加,还要求服装统一。
白校长省吃俭用,工资全都补贴给学校,连眼镜片碎了,眼镜腿断了,都舍不得换而用白胶布缠着继续用,又哪里有钱,去自费给孩子买演出服呢?
郁闷的白校长,向上得不到支援,向下得不到村民的理解,于是想找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如今当了大官的马得福开解。
谁知马得福酒后吐心声:“过去穷,不上学确实没出路,现在他们能去福建打工,条件又好又能赚钱,将来就算深造学习也有机会。”
白校长愤怒了,他这才发现原来只有他自己在坚持,只有他觉得眼前的既得利益是糖衣炮弹,只有他认为在娃娃们最应该读书的年龄,让他们去打工,是毁了他们的前程。
其实白校长,才是唯一清醒的人,而《山海情》的扶贫剧,深度就在于此。
它没有单纯描述扶贫工作的难以开展,也没有只聚焦于人们为了脱贫而挥洒汗水的励志故事,而是独独用了一个单元,来聚焦白校长这个明白人的痛苦与挣扎,与周围那些形式主义的代表形成鲜明对比。
比如,明知道双孢菇卖不出去,还硬要逼着全村人开展会,大夸种蘑菇赚钱,只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麻县长;
比如,当白麦苗等人打工时,因考核不达标被组长投诉,厂长却一脸无所谓地劝组长网开一面:“你那么认真干嘛,她们能在这工作,我们的目的就完成了”。
比如,欠薪事件被记者曝光,一帮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不是来解决问题,而是忙着追责是谁走漏了风声,然后把锅甩给他。
他们并不是无所作为,他们也给光脚的村民们穿上了可以奔跑的鞋子,只不过,这鞋子挤不挤脚,底子薄不薄,他们就不管了。
3.白校长最后的抗争
山穷水尽的白校长,决定“自毁前程”。
他卖了慈善家捐赠的电脑,给所有学生买了新校服,又整修那个快成了心病的破旧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