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家风·孝敬篇】在当今,可以勇敢、大方的婴儿

/ / 2015-10-25
作者:张建云 孔融让梨的故事有口皆碑,家长纷纷称道一个四岁孩子的懂事和孝敬。但,孔融之死却值得玩味:因为...

孔融让梨的故事有口皆碑,家长纷纷称道一个四岁孩子的懂事和孝敬。但,孔融之死却值得玩味:因为大不孝,被曹操抄家灭门。

不谈曹操与孔融的私人恩怨,只是孔融的言论,确实值得读者深思,几乎击碎了当时吃瓜群众的价值观。

什么言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呢?总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过是父亲与母亲因为情欲而生了孩子。孩子之于母亲,如同瓶子里的水,或者饮料瓶里的饮料,再或者是一瓶墨汁,倒出去就分离了。有啥需要负责的呢?

我分析是孔融晚年读了道家的思想,才至于有如此惊天之论,被太多人认为是欺师灭祖之为,所以曹操就“杀你没商量”了。

仔细一想,孔融说得也不无道理,甚至1700年后的胡适也抛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但社会的存在不单是靠“理”,还要有“情”。只讲理,不讲情,自然受万人唾骂。

人是不能与禽兽混为一谈的。人有情感,人有良知。禽兽只是“情欲发泄”之理。人的尊贵,只能表现在孝敬父母上,也必须表现在孝敬父母上。按照孔融和胡适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子女便可怨父母、恨父母、打骂父母、杀死父母。

于是,我们的生活就会罩上一层阴影。

我很清楚,孔融、胡适想表达的是父母不要用“孝顺”压制孩子。一个合格的父母,不能伸手像孩子要债。这是对父母的教育,我双手赞成。但,对于子女,孝敬父母,无可厚非,不用怀疑,毫无条件。

《大学》说,一个社会里的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被称作“上位”。若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敬自己的父母;若尊重师长,老百姓也自然效仿并且友爱兄弟姐妹;若体恤救济孤残、关注留守儿童,老百姓一定不去背叛,而且人人点赞,争相去做。

所以,一个君子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这里的君子说的不是“品德高尚的人”,而是专指有身份,有实力,有地位,有背景,有影响的社会精英和领导干部。

原文是: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对于这样的人,《大学》给发了一枚荣誉勋章,叫:“絜(xié )矩( ju)之道”。

怎么讲?

就是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世界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冷漠无情、自私自利,无论这孩子有多么鲜明的道理,这都叫不孝,都叫大逆不道。

中国的孝敬由来已久,从夏商到西周,再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是天大的事。所以,曹操杀孔融毫不手软。

据说。

唐朝,政府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安排一个陪伴,负责起居生活;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给安排两个陪伴,一百岁以上的老人给安排5个。

这种养老模式世界独一无二,所以,在唐朝可以勇敢、大方的老去,高傲、放心的活着。

而且,唐朝法律规定:谩骂祖父母、父母的,绞死;殴打祖父母、父母的,斩首;误伤的(譬如下地打草,不小心用镰刀伤了父亲或爷爷的腿脚),流放三千里。

可想而知,为什么古代的孩子没有“叛逆期”了。

从北魏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有个制度:犯了死罪的人,如果有老人需要赡养,那么他就会一直处于“死缓”状态,在家“逍遥法外”。但到老人去世了,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估计,当时的孩子会从心窝子里祝福:您老人家健康,快乐,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呀!

抛开宗教不谈,生命的轮回,就是每个孩子长成父母的过程。但,这过程里充满了苦辣酸甜,尤其在当今的社会,儿子与爹、爷爷和孙子,有时候竟然在情感上混淆,在位置上颠倒。

我倒是真正渴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个时间,为人父母跟着一块伟大,一起复兴!

原文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云说家风·孝敬篇】在当今,可以勇敢、大方的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