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郑明山:把精彩留给谁婴儿
——教学反思录
文/郑明山
太阳从东方升起,把精彩留给了大地,大地才有了花团锦簇的绚烂,才有了草长莺飞的活力。
由于月亮把精彩留给了大海,所以大海也有了潮涨潮落的呼吸。
课堂应把精彩留给谁?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话题。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孩子们的。
说课堂是老师的,是因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处课堂的主导地位,责无旁贷,不可推脱。
说课堂是学生的,是因为课堂的主体就是学生,课堂服务于学生,名正言顺,无可厚非。
既然如此,课堂的精彩,自然在于学生的精彩表现。老师的精彩,则表现为学生的精彩。故,课堂的精彩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所以,处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亦应把精彩留给学生,留给课堂上的孩子们。
我上课,有时也会滔滔不绝。这时,端坐在凳子上的学生们就成了我的听众。从那一双双闪烁着亮光的眼眸里,我仿佛看到他们正在捕捉着我语流里的精彩,那不失时机地微笑,像是对我的褒奖或赞许。可学生终究是没有发一言,尽管由于大量信息的轰炸,小脸已变得微红,至多是嘴角扬了扬而已,并没有说出一句发至肺腑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说,这反馈无所谓无,这表达无所谓有。对于老师来说,又如何断定那微笑就是心领神会?如何断定学生的神思就没有游离?师之所讲,是否为学生之所悟?这一切都无法判定。处在滔滔不绝中的我,课堂上如同兀立鸡群的鹤,太过于突出,太过于用力。没有互动的课堂,又怎么会有创生?没有创生,何来精彩?我所释放的信息能量,并没有被台下的“观众”对等全收。我惊讶于我的自我陶醉,惊讶于老师的独角戏,更惊讶于那种并不对等的“抽刀断水”式发力。
语文教材选了最优秀的作品,一不留神就会让人滑入文学造就的意境里,会让人在文字的魅力中沉醉。这沉醉,一半是作者带给的感觉,一半是个人解读的妙悟。而这解读,不仅是逻辑的,还有直觉的,更多的却是“绿荫不改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式重构。
是啊,一篇作品所带有的信息,不可能被所有读者以一一映射的形式解构,同样,也不可能不浸染读者自己的情感而出模。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艺术,审美是多元的存在。然而,读,又读懂了几层?悟,又悟透了几分?因心智不同,而参悟高下不一、参差不齐自然就成了常态。所以,学文章的前几步容易,往后变难,须学生自己有感觉才行。可这感觉又是不固定的,难以描摹得清楚的。学生在没有走进作品意境之前,又怎么能与老师相遇在作品的意境里呢?即便师生都缘“读、思、悟”三法漫步意境中,又能求得几分相似?几分相同?如遇悟性高的学生,超出老师的预设也是正常。没有互动,没有交流,以感觉为名的滔滔不绝,真的好吗?精彩在于孩子,在于孩子灵觉的开启。
以己心求作者心,以己心求众人心,以己心求天地心,越三境而达“心即理”、“心外无物”之所,便可开启“言不言之语,行不教之教”的灵觉。
灵觉在心,在人。人皆有心,故人皆有灵觉。言“人为万物之灵”,已道破个中玄机。觉是灵的影子,灵觉合一,灵才不空,觉才有依。灵觉合一才能把读者的世界和作者的世界打通,才能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打通,并可藉此提高解读者的认知维度。
学有灵觉则学易,授课有灵觉便可做到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此,还怕课堂没有精彩吗?口若悬河式单方面有感觉教学,感觉于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对学生灵觉的发现,该胜于心盲式无感觉授课,而离师生灵觉相通的教学佳境又相去甚远。拈悟字,寻灵觉,去蒙昧,启心智,放权还课,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绽放精彩释放能量的舞台,将会构建起课堂的一种新常态。
把精彩留给课堂,留给孩子们吧,精彩无我,忘我则现。以孩子们的精彩为精彩当是课堂本身的规律,因为课堂也有它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