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暑假不可怕,可怕的是青春期孩子放暑假婴儿
暑假来临,高兴了孩子,愁坏了母亲,尤其是家里有正面临青春期的孩子。孩子青春期是自我意识高涨的时期,这段时间,孩子心理特征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叛逆,他们非常独立且要寻求自我尊重,对于父母和老师的絮叨尤其反感,所以经常跟长辈们反着来。
这些孩子面临暑假总希望能做跟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极度渴望自由,可是父母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却对他们丝毫不敢放松。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在外人看来是家庭亲子关系拉进的时间,却不知是给了父母更多时间去跟孩子打心理战,其中滋味只有父母能体会。
朋友家的儿子,去年小升初,朋友陪伴儿子经历了一段焦虑时光 ,终于孩子顺利进入初中部,作为母亲的她也算是能喘口气了,可是到了暑假放假前夕,孩子班主任将家长汇集学校开了家长会。
会议上老师一再强调,孩子的暑假时间不能松懈,一定要更加努力,为中考做好准备,并给各位孩子的家长分析了中考的紧张形势。弄得朋友的焦虑感立马上升百倍数值。
回家后,看了儿子放假整天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一通训斥就在孩子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狂轰乱炸起来。
面对焦虑老母亲的咆哮,大多数孩子通常都是以充耳不闻的状态去应对家里的“敌人”,当实在受不了父母的大呼小叫声时,就会甩过来一句:“好不容易放个暑假,能不能不用管我,让我喘口气”。
一听这话,母亲心理屏障被攻破,言语上的谆谆教诲显然不行,就只能换成手头上的“掠夺”。直接一把抢过孩子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电视机电源关闭,没收遥控器,让孩子毫无还手余地。就这样,暑假一番鸡飞狗跳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孩子没有进入青春期,家庭才能母慈子孝,一片祥和,孩子进入青春期,整个家庭只剩下鸡飞狗跳与一片狼藉如战场般的环境。
面对开始拥有自己主见,不再听从父母意见的孩子,偏偏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只有父母明白,自己必须去管去时刻叮嘱,去操心他们的任何一件与学习有关的事情。矛盾因孩子青春期而来,也因暑假而被直接放大百倍,甚至不止。做父母的通常都会面临这些难处。
1.“乖乖宝”变成“个性娃”
"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历练成型"这是孩子青春期的最好写照,就像破茧成蝶一般,只是父母需要懂得如何适应这个变化的过程。
从孩子呱呱坠地,到蹒跚走路,再到咿呀学语,整个孩子幼年成长过程父母都是在幸福快乐中度过的。到了十一二岁貌似场景有所改变,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尤其是当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了放暑假,这则是亲子冲突最剧烈的时候。
孩子幼年时,对父母充满依赖感,美好关系的建立来源于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顾。随着孩子年龄长大,他们会觉得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有时更是会觉得关心过多太累赘。他们有自己想法,不再是父母眼中乖巧听话的好孩子,逐渐失去管控权,父母就容易陷入焦虑状态中,进而导致亲子之间发生强烈的冲突。
对于孩子青春期想要拥有自己生活的掌控权利,父母若不能理解,反而是选择逃避,孩子在这个阶段则有可能变得无法很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若父母选择用强力正压,结果只会更糟糕,让孩子无法真正变成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成年人。
青春期是孩子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面对这个正常阶段,父母用平常心对待即可。
2、孩子学业压力逼得父母走向焦虑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开心的成长,可是来世间走一遭就是不可随性而为,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社会规律才能过的更好。在中国,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业的压力一直是挥之不去的,与此同时伴随的便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独断性太强,认为自己所见识到的就是真正自由的世界,而父母强行给予的便是压迫。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标在哪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