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儿童多动症婴儿

/ / 2015-10-25
开学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归学校和课堂。有些孩子不太爱学习,比较调皮好动,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是不是“多动症”啊?...

一文了解儿童多动症

开学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归学校和课堂。有些孩子不太爱学习,比较调皮好动,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是不是“多动症”啊?其实呢,好动情况和“多动症”并不是一回事,那具体什么是多动症,有什么典型症状,该如何软文网应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无可奈何。

国内儿童青少年多动症总体患病率为6.26%,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专家认为,神经生物学的假设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女孩子的多动症发病率相对较低:女孩不同于男孩,她们能够制造更多的多巴胺受体,正是这种受体使她们相对受到了保护。

还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女孩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于男孩,不像男孩那么吵闹,症状更加隐秘,注意力不足可能在其诸多症状中排第一位。但是也有极端“运动功能障碍”的女孩。

此外,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概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综合国内外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研究,较为一致的结果是:儿童多动症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8~9岁。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家庭不和睦、低社会阶层、儿童发育性迟滞或者躯体疾病将增加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而随着生活方式、环境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多动症患儿有哪些表现?

注意缺陷

注意缺陷是指在认知活动中注意力短暂、不 软文平台能集中,缺乏持久性,容易分心,经常粗心大意。一件事情没有做完注意力就提前转移,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常常因为注意到了另一件事情而对正在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但是最终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进行到底。

在临床上,多动症患儿的注意缺陷常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主动注意时间短;②随着注意时间延长表现越明显;③在枯燥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④极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⑤上述情况持续时间长。

多动行为

多动行为是指组织不好、调节不良且过度的活动。这些活动毫无目的和意义。往往在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有过分的不安稳,可以表现为来回奔跑,从坐的地方站起来,过分多嘴和喧闹,坐立不安,辗转反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正常的谨慎和克制,不受家人、老师的管教和约束。上课的时候小动作不停,一会儿切橡皮,一会儿撕纸片,甚至不时学小动物叫。下课后则不断招惹别的同学,到处奔跑,不能安静地完成一种活动。

多动是儿童多动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常常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多动是随时间逐渐出现的;②活动量并不比正常儿童多;③动作常无目的性;④并非所有的多动症患儿都“多动”;⑤“多动”大多至青春期后逐渐消失。

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是指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在多种场合行为鲁莽,强行加入或者打断他人的活动,抢先回答别人尚未说完的问题,在任何活动中不能按顺序排队等候,行为不顾及后果,容易闯祸。

多动症患儿由于自控力差,常常有冲动、任性的表现。冲动任性常常与多动症状同时出现,是儿童多动症突出而又常见的症状,有学者甚至认为是儿童多动症最核心的症状。

其他伴随症状

多动症患儿还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注意力障碍、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度、学习困难、感知觉功能异常、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情绪问题、认知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睡眠问题、执行功能障碍等。

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

防止铅中毒

研究发现,铅的暴露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及冲动存在低到中度的相关性,1~3岁儿童接触铅与多动和注意行为相关,但这种相关性非常低。轻度铅中毒的患儿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安感、记忆力减退;重度铅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脑病甚至死亡,但不能就此认为铅中毒是引起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不过,为了防止铅中毒,建议父母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铁、大蒜素的食物。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酸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因此也应适当给孩子多吃。

孕期多吃鱼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