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八):教育孩子最好了解的知识——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婴儿
孩子并不是迷你版的成人
虽然为了尽早适应社会,孩子在努力向他周围的成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尽量表现得像成人。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还是孩子,还是拥有孩子的特点,无论再怎么懂事,他们也都拥有他们那个年龄段该有的特点。
再懂事的孩子也是孩子
成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以成人的心态来要求孩子,难免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不仅孩子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反而会由于错误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能够了解一下孩子在各个阶段其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根据其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其不同的行为和需求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这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目标错误,努力越多,错误越大
国内的父母大多根据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所以我主要介绍西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皮亚杰的心里发展理论。
不要说东西方的孩子是不同的,西方的理论不适用于东方的孩子。没有那么回事,都是人,尤其是在早期,基本上都差不多,东西方人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后期不同的教育带来的,而不是人与人之间不同带来的。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进入了心理发展学的教科书,成为大家公认的学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形式运算阶段(fo软文网rmal operational stage)
每个阶段对应着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软文推广会有不同的特点。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婴儿主要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周围的物体和环境,知道他们是与周围环境是独立的,物体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看不到或者听不到就消失了发稿平台。
在刚开始的时候,婴儿会以为看不见的东西就消失的,等到下一次看到了又重新回来了,而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一直存在的,而只是暂时从视线中消失了而已。
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或者人就消失了
皮亚杰根据婴儿在不同时期感知不同又把感知运动阶段分成了六个小阶段,感兴趣的可以具体去了解这六个小阶段婴儿的特点。
2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象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
但是这一阶段的 发布新闻平台思考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这个前预 新闻发布网算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符号阶段和直觉思维阶段。 网站发稿
(1)符号阶段是儿童建立了物体的概念,即使不看到某个物体也能通过这个物体的名称了解这个物体
(2)直觉思维阶段是儿童想要了解所有事情的时候开始提问的阶段。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孩子开始能够通过逻辑思考来解 新闻发布平台决一部分问题,主要是实际的问题,对于抽象的问题仍然有一点难度。
即能够富有 媒体发布平台逻辑的解决当前现实的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进行抽象思维。
这一阶段孩子会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4 媒体发稿平台形式运算阶段(11—15-20岁)
这一阶段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处理假设情境和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并非所有人的认知发展都能完整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以上四个认知阶段是大部分人认知的发展过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个四个阶段。
美国心理学教授Arnett在他的书《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A Cultural Approach》中指出: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并且大部分在其生活中也几乎用不到形式运算。
成人的外貌,婴儿的心理
比如不少国人的认知几乎都停留在第三阶段,也即是遇到事情只能从 软文平台自己或者单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会从别人或者多个角度去看问题。